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年来,随着网络短视频爆发式增长,涉及短视频的著作权侵权行为也屡禁不止,严重影响文创产业的健康生态。全国政协委员石磊认为,短视频侵权现象猖獗,除了短视频创作者的版权保护意识不强外,短视频平台的纵容以及行政、司法救济的相对滞后是主要原因。亟需加大打击力度并引导各方建立创新的授权机制,确保短视频这类新的视听内容形式能健康地服务于文化繁荣发展。为此,石磊委员在今年两会上提出了《关于加大短视频侵权惩治力度和创新授权机制的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多蒙德实业集团董事长石磊。(委员供图/光明图片)
短视频侵权问题在各种媒体平台上持续发酵,石磊委员深入关注和研究了此问题。
当下短视频侵权仍然屡禁不绝,例如聚焦女性成长、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题材剧《幸福到万家》,在热播期存在数万条侵权短视频,内容一更新就迅速被切条、广泛传播,高光剧情被消耗殆尽。
文艺创作要唱响“主旋律”,以促进人民的思想解放、时代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主旨。
短视频这类“快餐文化”,追求的是速成、短期流行,会严重破坏文艺创作的深刻内涵和精神价值,也不利于弘扬中华文化的历史责任感和有道德有情怀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短视频平台碎片化、快餐化的内容呈现方式和拼凑剪辑产生的大量低智化内容,对年轻人的身心健康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大量未经广电部门审核的境外节目,被切条搬运至短视频平台广泛传播,不仅破坏了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的正常秩序,更对国家文化安全构成了严重挑战。
石磊委员告诉记者,目前对上述侵权行为进行打击,已成为监管部门、影视视频行业、法律界和学界的高度共识。但是,侵权行为仍然难以根治,甚至愈演愈烈。
基于此,石磊委员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压实短视频平台保护知识产权的主体责任,二是加大对短视频平台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三是在“先授权后使用”的基本原则下,建立短视频二创授权机制。
“先授权后使用必须是前提,对版权进行保护本身也是鼓励创新最重要的机制。”石磊委员建议,各方在遵循“单条短视频使用引用作品内容不超过90秒”的客观规律下协商授权机制,既可以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又能让短视频生产者灵活使用内容,从而达到平衡各方利益,改变失衡的状态,最终实现文化繁荣的目的。
出品:光明图片事业部
监制:屠志
策划:季春红
统筹/文案:冉旻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