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红红火火过大年,打树花自古就是河北蔚县暖泉镇北官堡欢度春节的重头戏。相传这个民间的打树花起源于500年前的明清年代。中国的烟花历史悠久,但农村的穷人没钱买烟花庆新年,人们不甘心只看富人燃放烟花,村子里的铁匠们从打铁时铁花四溅得到灵感,同时发现如将1600度的铁水泼洒在堡子的城墙上会出现非常壮观和震撼的场面,火红的铁水四溅,绽放出一幅幅灿烂的铁水画卷。从此,打铁水,火树金花不夜天成为乡下人们厮守过年的念想。打树花不是一项简单的粗活,它是一门既有技巧又需要体力的绝活。打一场铁水树花通常需要准备1000多斤废铁,在过去,乡亲邻居要花费时间凑足废铁,同时需要几百斤碎铁和青石配比在火炉中冶炼化成铁水。
打树花的艺人必须是胆大艺高的打树花传人。在泼洒铁水时需要使用一把柳树根做成的木勺,这把木勺需要提前在水中浸泡三天,然后温火烤干,这样,勺和勺把不会被铁水烧坏。身上反穿羊皮袄,头戴特制“草帽”的艺人为乡民呈现一场视觉盛宴,操作下来就是大汗淋漓,甚至会被铁水烫伤。这项民间的火树金花技艺保留至今实属很不容易。国家如今已经把打树花列为了国家文化遗产名录,希望把它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发扬光大,继承下去。
王德现年近六十岁,是暖泉镇北官堡地地道道的庄稼汉,打树花从他的祖上相传到他已经是第十三代传人。他从15岁从艺父亲王玉文开始学习打树花,随着年龄的增长在铁与火的锤炼中王德娴熟地掌握了打铁睡的绝活。(王卫光摄/光明图片)
王德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厮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一直坚守着打树花。王德打树花的技艺堪称炉火纯青,手法娴熟,十里八乡的人们都会争先恐后一睹绝活。他打出的铁树花多姿多彩,艳丽夺目。(王卫光摄/光明图片)
红彤彤的铁水铺满画面,金丝沸腾。两位艺人抬着铁水,王德奋力将铁水泼洒出壮观的画卷。(王卫光摄/光明图片)
一袭铁水别有通天,与暖泉古镇交相辉映。(王卫光摄/光明图片)
缠绵金丝柔情似火。(王卫光摄/光明图片)
金色的羽毛铺天盖地从天而降。(王卫光摄/光明图片)
铁水也能勾划出铁树丛林。(王卫光摄/光明图片)
激情四射的铁水流演绎了铁水的刚毅。(王卫光摄/光明图片)
绵里藏针,刚柔相济。(王卫光摄/光明图片)
夜幕降临,铁树开花。(王卫光摄/光明图片)
金灿灿,麦穗香百里。(王卫光摄/光明图片)
缠绵如丝,柔情似火。(王卫光摄/光明图片)
闪亮的铁水如同瀑布飞流而下。(王卫光摄/光明图片)
王德称,他自小打树花至今,身上虽被铁水烫伤不少地方,但不后悔选择了这个行当,打树花成为自己一生的艺术追求。(王卫光摄/光明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