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 20厘米宽独木桥驾驶、90公里时速捡拾地面障碍物、百公里时速中作90度急转弯……武警北京总队执勤第七支队国宾护卫中队营区,官兵们在训练场上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用一个个高难度技术动作练就“铁骑兵王”的硬功夫。
2022年11月8日,国宾护卫中队官兵在进行“S形绕杆”训练。(光明网记者 季春红摄/光明图片)
摩托护卫是国宾踏上异国土地上的第一道礼仪,国宾护卫队员不仅要保证国宾的安全,而且要凭借过硬的技能,在编队、行进中展示出新时代中国武警的威武和大国形象。执行护卫任务时,要在时速120至140公里的高速行进中,保持严格的队形,头车必须在马路的中心线上行驶,左右不得偏差5厘米,护卫车与国宾车队的左右距离要保持在1.5米。在这样高速行进、整齐划一的队形下,还要随时准备处置障碍物等突发情况。这些特殊的要求,没有超常的、严格的、特殊的训练是办不到的。这一点对于担任头车任务的副中队长张超来说深有体会。
2022年11月8日,国宾护卫中队上等兵何帆与二级上士王泽军换装进行训练前准备。(光明网记者 季春红摄/光明图片)
特殊的使命,给护卫队员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卫队员,需要经历6大类54个课目内容,每项内容必须全部达到“优秀”才能成为一名预备队员,这个过程平均需要2300小时的训练时长,最快的需要两年,慢的要3至5年时间。国宾护卫队员的选拔平均淘汰率高达70%以上。有一年,从500多名新兵中挑选的23名新队员,练了一年时间仅有9人刚刚“过关”,可见国宾护卫队员的确是优中选优、百里挑一。
2022年11月8日,国宾护卫中队二级上士王泽军与上等兵何帆戴上头盔准备训练。(光明网记者 季春红摄/光明图片)
推车5公里跑,是每个护卫队员必练的第一个基础课目,也是第一个严峻挑战。上等兵何帆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第一次推摩托车的场景,这个268公斤重,相当于3个成年人体重的“大家伙”让他有点儿犯怵。因为不但要将它推行起来,而且要推三到五公里远,难度之大、压力之大更是可想而知。由于缺乏技巧,即便是有人扶着推也掌握不好平衡,队员们刚刚推了50多米就已经汗流浃背了,感觉胳膊酸痛四肢无力。
队员们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天人均训练8个小时,5年下来人均驾驶里程达到60000公里。练车的时候,国宾护卫队员最怕三件事。一怕生病,二怕倒车,三怕教练的一句话:就你这样练,能上勤吗?不敢生病,生病就意味着被落在别人后面;不敢倒车,如果车倒了,一个人根本扶不起来。
2022年11月8日,国宾护卫中队二级上士王泽军与上等兵何帆进行骑行课目训练。(光明网记者 季春红摄/光明图片)
国宾护卫队员的“三怕”中,最怕的莫过于倒车了。二级上士王泽军的左腿上现在留有一个长约5厘米的疤痕。这是2015年“9·3”阅兵任务专项训练时留下的,在快速通过独木桥的时候,王泽军总是不敢提速。后来,教练告诉他,要双腿夹紧油箱,腰杆挺直。王泽军一下没控制住车,摩托车从桥上掉下来,重重的压在了王泽军的左腿上,被压住的地方撕开一个口子,血肉模糊。后来,伤口慢慢愈合结痂,从此留下一个深深疤痕。
2022年11月8日,国宾护卫中队下士李明川和二级上士王泽军训练后,推着摩托车入库。(光明网记者 季春红摄/光明图片)
护卫就是战斗,只有平时多流血流汗,战时才能不辱使命。国宾护卫中队新队员骑车训练,有一项非常特殊的勇气特训——撞板训练。其要领就是要求驾驶员两腿夹紧油箱,两手握紧车把,以80公里的时速撞向木板障碍,然后停车。这个训练最大的难题就是要让队员克服心理障碍超越自己。尽管在头盔和摩托车车体的保护下,没有什么风险,但部分队员还是要花时间来突破这一关。国宾护卫中队所有训练的课目,勇气占了很大一部分,后期越来越难的课目,都是建立在勇气训练的基础上。
“没有勇气,那还骑什么摩托。”这是在护卫队员之间流传的一句格言。面对障碍,一茬茬国宾护卫中队官兵相互鼓励,一点一滴突破,在履行护卫使命的征途上一往无前。(季春红 冉旻鹭 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