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岳沛 潘迪 邵绪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皮山农场三连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人均耕地仅2.3亩,人多地少矛盾突出。为克服限制农场产业发展的先天劣势,皮山农场创建“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为当地职工群众在家门口搭建起创业就业平台。图为航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皮山农场。(光明网记者邵绪楠摄/光明图片)
麦麦提敏·阿卜力米是皮山农场三连的职工。在成立合作社以前,麦麦提敏·阿卜力米提干过很多份工作:学理发、嫁接红枣、创办水泥厂。2016年8月,怀揣致富梦的他和另外9名职工共同创办了金泉养殖综合专业合作社。金泉养殖综合专业合作社位于皮山农场新城区养殖小区内,现在已经由家族式小型养殖户发展为集体性质综合养殖合作社。图为麦麦提敏·阿卜力米提(右)与职工一起处理草料。(光明网记者潘迪摄/光明图片)
成立之初,金泉养殖综合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单一,管理落后,效益不高。2018年,兵团总工会驻皮山农场三连“访惠聚”工作队开始扶持合作社发展,给金泉养殖综合专业合作社发展带来转机。图为金泉养殖综合专业合作社圈舍。(光明网记者潘迪摄/光明图片)
“访惠聚”工作队将兵团总工会投资45万元建设的羊圈交由合作社管理,此后陆续为其争取二十余万元补贴,以完善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圈舍、扩大养殖规模。图为金泉养殖综合专业合作社里的羊群。(光明网记者潘迪摄/光明图片)
“访惠聚”工作队还将北京市总工会援助的20万资金以连队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名义集体入股合作社。合作社每年按协议给贫困户分红。这种“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全新经营模式,发挥三大主体积极性,有效提高农场效益。图为金泉养殖综合专业合作社饲养的羊群。(光明网记者潘迪摄/光明图片)
金泉养殖综合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59名,经营圈舍4栋,总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预计年出栏羊1万余只,牛250头,可实现利润50余万元。图为金泉养殖综合专业合作社牛舍。(光明网记者潘迪摄/光明图片)
作为市和兵团劳动模范,麦麦提敏·阿卜力米提期待金泉养殖综合专业合作社能够带动更多人致富。他积极鼓励周边职工群众到合作社就业,向他们教授牛、羊养殖技术。在他看来,“一个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图为麦麦提敏·阿卜力米(左二)提向媒体记者介绍金泉养殖综合专业合作社。(刘秋月摄/光明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