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春节的临近,备年货是家家户户过年的重头戏,如今,除了置办传统年货外,一些市民越来越有"文艺范儿"——剪纸、写福字、购买书籍等,作为“文化年货”来满足假期精神文化需求。全国各地以各种形式、自己的方式,迎接欢乐、喜庆、祥和的新春佳节。
2020年1月6日,河北省邯郸市民间剪纸艺人冯石萍在创作生肖鼠剪纸作品。
近日,河北省邯郸市民间剪纸艺人冯石萍利用十余天的时间,剪出了各式各样以生肖"鼠"为主题的剪纸作品,"老鼠娶亲""小老鼠上灯台""老鼠扭秧歌"等百余幅生肖"鼠"剪纸,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表达对鼠年的美好祝福。(郝群英摄/光明图片)
2020年1月8日,工人在浙江省台州市仙居绿道树上挂红灯笼。
当日,工人在挂红灯笼。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仙居县城大街小巷、绿道张灯结彩,喜迎新年即将到来。(陈月明摄/光明图片)
2020年1月5日农历腊月十一,陕西省西安市70多名中华民族传统乐器二胡爱好者正聚集在汉韵二胡西安体验店内奏响二胡喜迎新春佳节。
汉韵二胡西安体验店自2018年4月开业以来,热心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积极主动地给社会上热爱二胡的老年人提供练习场地、演奏乐器、相互交流、提高琴艺、增进感情等方便,从而成为西安市70多名老年二胡爱好者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开心场所。(吴宽宏摄/光明图片)
2020年1月9日,在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山路社区,江苏大学的外国留学生在展示刚写的"福"字。
当日,江苏大学来自巴基斯坦、英国、法国、加纳等国的留学生走进镇江市金山街道润州山路社区,开展"写春联剪窗花 话年俗"活动,在书法家和民俗专家的指导下学习写春联、写"福"字、剪窗花,话春节民俗,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石玉成摄/光明图片)
2020年1月8日,在重庆市沙坪坝区第十四届迎春年货购物节上,市民正在选购图书。
随着春节的临近,备年货是家家户户过年的重头戏,如今,除了置办传统年货外,一些市民越来越有"文艺范儿"——到书店、商场购买书籍、音像制品等,作为"文化年货"来满足假期精神文化需求。(赵杰昌摄/光明图片)
2019年12月15日,距离农历腊月还有10来天,浙江省玉环市楚门镇街头临时年糕加工点里,村民们就忙着做年糕,及早准备年货,早早地营造着浓浓的年味,喜庆丰收年。(詹智摄/光明图片)
2020年1月1日,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西墅村,渔民在晾晒鱼干。
进入农历腊月,连云港市沿海渔民采用传统方法腌制和晾晒各种鱼干,为新春佳节准备好年货,满足春节期间市场需求。(耿玉和摄/光明图片)
2020年1月6日,江苏省如皋市磨头镇磨头幼儿园小朋友们在体验做馒头。
当日,如皋市磨头镇磨头幼儿园开展"体验民俗送爱心"主题活动。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体验做馒头,并将围巾、馒头等节日礼物送给敬老院老人,为他们送上新年的祝福。(徐慧摄/光明图片)
2020年1月8日,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詹圩镇城塘村村民在制作、晾晒传统手工挂面,迎接新年的到来。
入冬以来,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农民纷纷利用冬季农闲时节,把农产品加工成挂面、米粉、薯粉、红糖等农副土特产品,增加附加值,实现冬闲增收,迎接新年的到来。(何江华摄/光明图片)
2019年1月9日,市民在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辛安大集上选购商品。
青岛西海岸新区辛安大集始于明朝宣德元年,距今已经500多年了,是青岛市有史料可查的最古老集市,虽多次迁址但至今仍经久不衰,年营业额在亿元以上。春节将至,辛安大集也热闹起来,大量市民走进辛安大集,选购商品,喜迎春节的到来。(王培珂摄/光明图片)